相關文章推薦
面對刑事指控,聘請經驗豐富的律師至關重要。本文助你了解香港刑事律師的選擇、收費及法律資訊,保障你的權益。香港的刑事訴訟程序複雜而嚴謹,了解相關法律框架、程序及可尋求的法律援助至關重要。本指南旨在為您提供一個全面的視角,助您應對刑事訴訟的各個階段,並介紹無罪辯護的可能性。
香港的刑事法律框架主要由以下法例構成:
刑事訴訟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核心階段:
3. 檢控: 律政司決定是否檢控,需考慮證據是否充分及是否符合公眾利益。 4. 答辯: 被告在法庭上選擇認罪或不認罪。 5. 審訊: 若不認罪,則進行審訊,控辯雙方呈上證據及證人。 6. 判刑: 若罪名成立,法庭會根據罪行嚴重性及被告背景判刑。 7. 上訴: 若對判決不滿意,可向上級法院提出上訴。
法律援助旨在確保所有市民,不論經濟狀況,都能獲得法律代表。
申請法律援助需通過經濟審查及案情審查。經濟審查評估申請人的財務狀況,確保其無力負擔律師費用。案情審查則評估案件是否有合理勝訴機會。
法律援助涵蓋多種刑事案件,包括:
重點資訊:法律援助署有權要求受助人分擔部分律師費用,具體金額視其經濟狀況而定。
無罪辯護旨在證明被告並未犯下被指控的罪行。
* 證據不足: 挑戰控方證據的可靠性及充分性。
2016年6月30日,區域法院審理了一宗代理人接受利益案(DCCC 19/2015)。案件涉及一名東亞銀行客戶經理(D1)被控接受一名富商(D2)提供的利益,以及D3和D4被控串謀揑改帳目。
案件背景是D2向D1提供利益,以換取D1提供信貸融通服務。控方指D2對D1提供各項利益,都是因為D1是東亞職員,替D2提供信貸融通服務,D2因此酬謝或利誘D1。控方說雖然沒有證人直接指控D4參與控罪十五,但環境證據顯示D4就是處理D1家居裝修的嘉信負責人。
林偉權法官在審理此案時,考慮了控方提供的證據及辯方的抗辯理由。最終,D1和D2被判罪名不成立,而D3則被判串謀揑改帳目罪名成立,D4則被判罪名不成立。
正如林偉權法官在判詞中指出,控方必須提供充分的證據,證明被告有意圖犯罪,才能定罪。
此案例說明,即使控方掌握一定證據,但若無法證明被告有意圖犯罪,法庭仍可能判其無罪。
保持冷靜,行使你的緘默權,並立即要求聯絡律師。
一般情況下,法律援助署會指派律師,但你有權提出更換律師的要求。
你可以尋求免費法律諮詢,或考慮聘請私人律師。
你可以申請訟費,但能否成功取決於案件情況。
若你認為審訊過程存在法律錯誤,或判刑過重,可以提出上訴。
香港的刑事訴訟程序旨在保障被告的權利,確保審判的公平公正。了解相關法律框架、程序及可尋求的法律援助,能幫助你更好地應對刑事訴訟的挑戰。
想了解更多?立即體驗香港首個法律AI HKLawyer.ai。
``